財經 2022-08-14 12:20 作者:中國機械聯盟評論:0    瀏覽:597    

《科創板日報》8月14日訊(記者 朱潔琰) 今年來,受外部環境和疫情影響,創投行業整體投資腳步放緩。但從公開披露的投資項目數來看,以高瓴創投為代表的頭部機構仍保持著較高的出手頻率,在高瓴擅長的醫療領域,也依舊保持著一個較穩定的投資節奏。據《科創板日報》記者梳理,在政策引導下,以創新技術和科研成果轉化為主的早期項目優先受到關注,如AI制藥、實驗室自動化、核酸藥物等都已成為高瓴創投關注的領域。早期與牛人是投資重點從公開數據來看,今年以來高瓴創投生物醫藥項目投資數量共25個,A輪及以前的早期投資事件占比明顯提升,數量達16起。進入2022年后,資本對后期估值高、花錢多的生物藥企明顯更慎重。有醫療行業人士對《科創板日報》記者表示,“聰明的機構全部向前投?!备哧矂撌既藦埨谠?021年末就公開做了三詞總結:投早,投小,投牛人。投早雖好,風險也大。行業的普遍認知是,早期投資對投資人的專業背景、行業理解和研究實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。早期投資難,早期醫療投資更難。在高瓴看來,早期投資一來需要對生物科技發展趨勢有著深刻理解,抓住早期窗口期;二來更要抓住具有核心研發能力的牛人。高瓴創投對《科創板日報》記者表示,在生物科技革命這場浪潮中,科學家才是主力軍,要尊重科學家,讓科學家坐C位,完成來自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。對照高瓴創投近期下注的早期公司來看,科學家團隊成了其出手天使及種子輪項目時一個的標配。例如一年內完成了種子輪和Pre-A輪融資的西湖歐米創始人郭天南,他同時也是西湖大學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特聘研究員;合成生物學“當紅炸子雞”藍晶微生物的創始人團隊是北大博士和清華博士;剛剛獲近5億元A輪融資的華深智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孵化、世界計算生物學專家彭健創立。然而,術業有專攻,擅長技術的科學家對于企業運營管理、資源擴展等商業化領域并不擅長,且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核心能力,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早期項目的轉化?!犊苿摪迦請蟆酚浾吡私獾?,對于早期項目,高瓴有一套專門的投后體系—— DVC(Deep Value Creation,深度價值創造),“從團隊搭建、組織結構設計、生態搭建,到融資、商業模式、銷售、知識產權等,均有高瓴投后團隊來處理,讓科學家把主要精力投進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中,從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?!备哧矂撏侗硎?。投向生物科技前沿領域今年5月10日,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經濟發展規劃》提出,要加快發展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,讓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,明確要培育壯大醫療健康、生物農業、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、生物信息等支柱產業。有醫療投資人向《科創板日報》記者表示,這個政策非常值得重視,“里面提到的很多方向正是我們在看在做的一些方向?!倍袛蹈哧矂撏督衲陙碓卺t療領域的投資,幾乎也全部都是圍繞著生物科技前沿領域,主要包括AI制藥、實驗室自動化、核酸藥物等。十四五規劃提出,我國將加快信息技術賦能生物信息產業。具體內容包括:依托人工智能技術、生物醫學和健康大數據資源,發展智能輔助決策知識模型和算法,輔助個性化新藥研發;利用5G、區塊鏈、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實現藥品、疫苗從生產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。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加快應用到生物醫藥產業之中。高瓴認為,AI制藥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, 伴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,AI+新藥企業與藥企的合作頻次、合作范圍、合作深度不斷拓寬拓深?!犊苿摪迦請蟆酚浾哂^察到,高瓴今年來就投資了2家AI+大分子制藥公司華深智藥和智峪生科,以及“AI+分子模擬”技術公司深勢科技。沿著為生物科技產業賦能的邏輯,高瓴還關注到了實驗室自動化領域。實驗室自動化是新藥研發、基因測序、臨床診斷等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應用,對于推動研發創新,起到底層推進作用。在此領域,高瓴參與了實驗室自動化公司青軟青之數千萬元的A+輪融資,與比鄰星創投共同投資了全流程智能化企業漢贊迪。此外,高瓴今年的另一投資重點則為核酸藥物。核酸藥物具備針對“不可靶向”、“不可成藥”疾病開發出治療藥物的巨大潛力,有望成為繼小分子藥物、抗體藥物之后,當前醫藥工業界重點關注的一大類方向。隨著Ionis開發的針對脊髓型肌萎縮癥的Spinraza獲批、諾華針對高膽固醇血癥的Inclisiran上市以及新冠mRNA疫苗的成功開發,核酸藥物的應用獲得了更多認可。

 
0相關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