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 2022-08-19 08:40 作者:中國機械聯盟評論:0    瀏覽:846    

銀行工作人員為客戶提供專業理財咨詢?! B門網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(文/記者 張詩 圖/記者 陳立新)憑借凈值波動小、長期收益穩定的優勢,銀行“固收+”理財產品曾被投資者稱為“穩穩的幸?!?。然而,今年以來,受債券市場和權益市場持續震蕩的影響,“固收+”產品遭遇“寒潮”,出現多次明顯回撤,失去了昔日投資者爭先追捧的熱度,發行量大幅下降?! ∈袌觥 “l行量同比減少超三成業績比較基準均值也降低  據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1-7月,銀行理財(含理財子公司)“固收+”產品發行量約為1.3萬款,較去年同期下降35.6%,即減少了超7000只,在理財產品總數中占比也由去年的49.3%下降到45.4%。與此同時,近一年來,銀行“固收+”類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均值也低于純固收類產品,據統計,純固收類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均值基本位于4.1%以上,而“固收+”則基本位于4.1%以下,在4.02%至4.1%區間波動?!  吧蟼€月,我買的一款封閉期理財到期了,想選款‘固收+’產品作補充,查閱了3家銀行的在售理財產品,竟發現沒什么好產品可選?!笔忻裆蛳壬f,自2020年以來,他便開始將“固收+”理財產品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底倉?! ∮浾吡私獾?,自2020年以來,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爭先布局“固收+”產品,并逐步占據主流市場。去年,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中,高達90%的比例都是“固收+”產品。例如,招銀理財的睿遠、頤養、智遠、卓遠系列,平安理財的起航、啟明、卓越等系列均屬于“固收+”類理財產品?! 》治觥 」蓚嚓P性變得更不穩定引發“固收+”出現明顯回撤  原先的市場“香餑餑”,如今為何變成“冰疙瘩”?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產品發行量取決于三要素:供給質量、市場需求、業績表現。因今年債券市場和權益市場的持續震蕩,股債相關性變得更加不穩定,直接引發部分“固收+”產品出現明顯回撤,導致投資者的需求更偏向穩健保守,而投資需求的下降影響銀行的后續發行量逐漸減少,市場熱度隨之下降?!  安贿^,這只是短期現象?!蔽沂幸粐秀y行個金部理財產品經理接受采訪時表示,從長遠來看,“固收+”理財產品仍將成為銀行理財市場主流。從當前存續產品數量來看,“固收+”產品數量仍較純固收類產品更多。從“固收+”產品的定位看,其資產組合是以固收類資產為主體,適度配置了權益類資產及其他資產,仍然比較適合銀行理財客群的資產配置需求?! 〗ㄗh  打好配置底層基礎  再慎重選擇“+”部分  “‘固收+’策略的定位通常是穩健?!盋FP(國際金融理財師)持證人劉凌燕認為,從過往的業績看,這類產品的收益普遍比貨幣基金高,風險也較低,可作為閑散理財的替代品,也適合作為家庭資產配置的底倉。在波動的市場中,適當提高中高風險資產配置比例,可以提升資產組合的整體收益?!  肮淌?”的關鍵是配置底層基礎打好了,再慎重選擇“+”的風險資產部分。劉凌燕建議,投資者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科學合理地配置“固收+”產品。例如,穩健型的投資者,可選擇銀行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或指數型基金;能承受一定風險的,可選擇行業類基金,如新能源、大消費、醫療等基金;激進型的,可選擇量化對沖基金、股票型基金等產品?!  炬溄印俊 ⊥瑯I存單理財受歡迎  投資門檻低至1分錢  與“固收+”降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銀行同業存單理財產品發行火熱。近期,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加快推出同業存單類理財產品。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統計,目前已有工銀理財、中銀理財、招銀理財和交銀理財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布了同業存單類理財產品?! ∮浾吡私獾?,在起購門檻的設置上,工銀、招銀、交銀發行的同業存單類理財產品,起購金額均為1元;中銀發行的產品,起購金額則低至0.01元。從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來看,上述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在2%至3.6%之間,收益率相對穩健?! 《辔汇y行理財經理向記者透露,對于投資者而言,同業存單類產品流動性較高,資金的安全性較高,收益整體優于現金管理類產品,適合有流動性管理需求或以低風險資產配置為目標的投資者。責任編輯: 盧心茹,賴旭華 【來源:廈門晚報】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newmedia@xxcb.cn

 
0相關評論